李军2017-10-12
研究、把握互联网条件下“说话的艺术”,以促进全新的“官”民良性互动,应该成为政府机关的重要课题之一。[详细]
政治传播0
路璐2017-09-08
在新媒体传播空间,各种暗含对立情绪的新媒体事件被反复书写、反复表述,最终形成对抗性话语。[详细]
吴琼2017-05-31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话语方式的创新方面,存在“声音比较小”“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或“传开叫不响”等[详细]
赵波2017-05-31
从传播效果来看,政治传播理论的运用有助于进一步分析和把握案例教学的方法特性与实践要求,加强了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详细]
政治传播教育0
龚云2017-04-25
政治的内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规定性。在革命时期,革命斗争是最大的政治。在和平时期,现代化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详细]
周连顺 张若男2017-04-25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强化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之一[详细]
单仁平2017-04-21
其实奖给哪个具体中国“异见人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可以通过这样做“傍上中国”,刷自己的存在感。[详细]
李卫东 陈文泰2017-04-06
在国际社交网络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不仅关系到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详细]
孟宪平 王永贵2017-03-28
我们的思想宣传,要实现理论叙事向生活叙事转化,实现抽象符号向具体符号转化,探索有效的思想传递、意义表达和话语链接方式。[详细]
唐爱军2017-03-16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这一重要论断。[详细]
张国祚2017-03-03
所谓国际话语权,则是话语权在国际舞台和国际场合上的体现。国际间的政治斗争、军事较量、经济竞争,无不以话语权的争夺为前哨战。[详细]
陈先达2017-02-20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批判世界、改造社会的,是治河换水、治水救鱼的;宗教信仰是自救自赎的,不是改变世界、改变社会的,是救鱼的。[详细]
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7-01-10
增强受众意识,研究受众的变化,把握受众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以受众为核心的传播机制,是主流话语传播必须直面的大问题。[详细]
李捷2016-10-21
什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新时代、新环境、新要求呢?这里有5个关键词:市场、资本、法治、共享、共处。[详细]
张艳娥2016-10-17
在我国与西方大国的话语权较量中,统一战线是不可缺席的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详细]
张慧2016-09-27
在全球公众中塑造“正义”“强大”“富有人情味”的军队形象,是美国整体防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徐和建2016-09-13
如何更熟练、更有效、更给力地运用好政务新媒体,实现信息源的互联互通,是党委政府部门贯彻“互联网+”思维的一项重要课题。[详细]
荆学民 于淑婧2016-08-08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播的形态,塑造了治理的现实环境,使社会在意识形态和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多元趋势。[详细]
邹佰峰2016-07-04
马克思恩格斯代际公平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详细]
陈开和2016-06-17
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播从来都与国际政治格局密切相连,看似多元的传播主体的背后是国家利益和国际舆论主导权的激烈争夺。[详细]
蒋艳2016-05-31
中国共产党已经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重大战略任务[详细]
袁仪2016-05-30
现在,这首关于马克思的RAP也让不少人敏锐的注意到,90后开始主动激活社会主义的思想资源。[详细]
0
陶日贵2016-05-27
从广义文化的视角看,习近平人民主体思想是集精神观念、制度规范和物质利益三维度内涵于一体的治国理政的根本指针。[详细]
范大祺2016-05-23
我国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建设仍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传播效果。[详细]
任理轩2016-05-19
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主义理所应当对世界作出贡献。这种贡献至少包括这样三个层面:贡献了什么,贡献带来了什么,还能贡献什么?[详细]
扫一扫订阅 bte365体育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