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兴2017-12-28
在一国之内孕育出以整个世界为思考对象的政治意识,淬炼关于世界治理的文化体系,可谓人类文明史上一大奇观。 [详细]
中华文化0
何越2017-12-28
如此的混乱和不正宗,恰恰是许多西方人对中餐的认知来源。他们懂的中国菜就那几道,来来去去也就点那几道。[详细]
冯雪珺2017-12-28
15%的德国人都有喝茶的习惯,但大部分是西式茶,例如薄荷茶、果茶、英式红茶等。[详细]
王星2017-12-27
他,是一个对汉字痴迷了大半辈子的美国人。 [详细]
龚鸣2017-12-25
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些人文精神仍旧发出回响,中国文化的内涵远远超出西方人简单的想象。[详细]
钱晓鸣2017-12-22
在发明产生之初,甲骨文就对中国人的艺术思维,特别是美术审美思维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详细]
王彦2017-12-14
煌煌中华文明何以心香相续、不绝如缕? 或许影像方志可解一二,此间有中国的历史,也隐藏着中国的未来。[详细]
傅林祥2017-12-13
我们今天所说的“首都圈”,古代相关的称呼很多,有王畿、帝畿、畿内、畿甸、京畿等等。[详细]
腾文生2017-12-04
西方有识之士的这些论见,值得我们一切致力于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们充分重视和探讨。[详细]
李蕾 陈童2017-12-04
中国歌剧创作者仍需在提高原创能力、挖掘民族性、提高当代性、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等方面下大功夫。[详细]
韩振峰2017-11-16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详细]
葛晓音2017-11-13
那么唐代文学的高峰是怎样形成的?对于当今的文艺建设是否仍有启示呢?[详细]
巫新华2017-11-09
在天山山脉的庇护下,数千年来亚欧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天山南北农耕、游牧两种社会生活形态的交互影响得以持续。[详细]
李行健2017-11-09
促进两岸语言文字“由异趋同”,“化异为同”,修复、强化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大业的文化基础是语言文字工作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详细]
张振涛2017-11-02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详细]
许旸2017-10-26
五卷本、300万字的 《中国文字发展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填补了业内空白。[详细]
吴超2017-10-26
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展体现出文化的品格,才能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详细]
2017-10-25
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认识到,学习中文,不再仅仅是兴趣,而是增加一项重要技能,乃至提升自身竞争力。[详细]
关爱和2017-10-25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上,打通历史的文化血脉,构筑民族的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大国强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详细]
高凯 赵鹏璞2017-10-24
中国人口史、移民史告诉我们,“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确实部分地解决了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度政权治理难题。[详细]
汤 恒2017-10-18
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就不能割断历史,将前后对立起来,而应当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通起来。[详细]
2017-10-16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
季志敏2017-10-13
郡县制出现以来,分封制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时隐时现。然而事实证明郡县制优点更多,最终成为了行政管理制度的主流。 [详细]
顾植山2017-10-12
在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古老的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其核心理论就是五运六气。[详细]
中医中华文化0
2017-10-11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都称为世界遗产。[详细]
扫一扫订阅 bte365体育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