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神钢事件动摇“日本制造”根基

来源:参考消息等 时间:2017-10-18
0 日本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12日,神户制钢所董事长兼社长川崎博也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道歉并深深鞠躬。(路透社)

外媒称,在发现可追溯至2011年的更广泛问题后,日本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12日作出道歉。

企业公信度降为零

神户制钢所董事长兼社长川崎博也进行正式道歉并深深鞠躬,哀叹“对我们公司的信任已降为零”。

据美联社东京10月12日报道,他向日本经济产业省一名高官承诺,该公司将在两周内提供安全检查结果、在一个月内提供一篇关于问题原因的报告。

经济产业省制造产业局局长多田明弘敦促该公司迅速采取行动、解决这些据信影响到该国很多大制造公司的问题。

该公司11日晚间发布声明称,已发现关于用于冶金的钢粉及一些用于计算机芯片薄膜的高科技材料的数据遭伪造。

数据造假涉及面广

另据日本《朝日新闻》10月12日报道,近日曝出篡改铝、铜制品检验数据问题的神户制钢所11日宣布,用于制造汽车零件等的铁粉和液晶零件所需合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由于篡改数据问题扩大到了铝铜制品以外的领域,由外部律师等组成的调查委员会将对整个集团的海内外公司进行正式调查。数据篡改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可能更广。

神户制钢所篡改了高砂制作所生产的铁粉的出厂检验数据。在产品出厂之际,神户制钢所篡改了“检查证明书”数据,以符合规格明细书要求。2016年神户制钢所向一家客户公司提供了约140吨货品。据称,铁粉密度高于合同规定。神户制钢所的解释是,在安全性方面不存在问题。

神户制钢所子公司神户制钢研究所2011年11月以后出厂的液晶零件用合金也存在未经检测或篡改检验数据的问题。据称,该公司向70家客户公司提供了6611枚合金。

报道称,以去年出现的伪造数据问题为契机,神户制钢所开始了自主检查,这次的篡改数据问题就是在自主检查中发现的。神户制钢所常务执行董事胜川四志彦表示,不可否认的是,如果正式推进调查,可能会发现其他问题。

引发巨大全球反响

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10月12日援引了彭博新闻社等全球性经济媒体的报道称,日本金属行业曝出的丑闻令人有理由怀疑日本制造的汽车、火车和飞机的强度。日本第三大钢企神户制钢所承认,旗下数家工厂多年篡改部分钢、铝和铜制品的出厂数据,冒充达标产品出售。这些产品随后被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的制造,乃至火箭工业中。

神户制钢所的股价暴跌22%。丑闻已经蔓延到日本境外,因为日立公司使用神户制钢所的产品为英国生产火车车厢。丰田、本田、斯巴鲁等日本主要汽车厂商都在使用神户制钢所的产品。

专家初步评估,替换问题零部件可能要耗资150亿日元(约合1.33亿美元),但神户制钢所在自身形象和公众信任以及或将面临客户索赔诉讼方面的损失可能更大。

神户制钢所的丑闻会重创整个日本汽车业的良好声誉。例如,日产汽车公司打算在多国召回逾100万辆使用神户制钢所钢材的汽车。神户制钢所的客户包括200多家公司。

神户制钢所成立了以社长川崎博也为首的调查委员会。神户制钢所副社长梅原尚称,篡改质量数据的情况至少已有十年之久。

神户制钢所是日本最老牌的工业企业之一,成立于100多年前。总部位于本州岛南部的神户市兵库县。去年,神户制钢所产钢约700万吨。铝和铜制品占其所有产品总产量的20%。

据报道,受丑闻影响最大的看来是日本汽车业。问题产品可能被用在丰田汽车的整流罩和车门等一些零部件上。本田、马自达、铃木、三菱也都是神户制钢所的客户,也都在排查用该所钢铝材制造的零部件的强度。

对神户制钢所和日立来说,幸运的是,英国订购的、零部件包含问题钢铝的火车尚未开始运行。

日本经济产业省密切关注神户制钢所丑闻。有关数据造假的新闻可能进一步损害十年前还显得完美无缺的日本工业形象。

“日本制造”跌下神坛

美联社东京10月12日报道称,日本政府11日敦促神户制钢所澄清其篡改钢材、铝材及其他金属检验数据的程度。这一事件成为震动日本制造业的最新质量丑闻。

日本内阁官房副长官野上浩太郎告诉记者,政府正在寻求有关这一问题的更多信息,并设法确定其对产品安全的可能影响。他批评这种对数据进行明显的大范围篡改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尚不清楚这一事件所涉及的总计4.09万吨金属产品是否包括对其他国家的出口。

报道称,近年产品质量丑闻在日本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规模最大的一起丑闻中,汽车部件厂商高田公司因为隐瞒在全球各地导致至少19例死亡的气囊缺陷而被罚款10亿美元。各大汽车厂商也采取了大规模的召回行动,并因为涉嫌在知情的情况下继续使用存在缺陷的气囊而遭批评。

去年,三菱汽车公司承认曾系统性地篡改其某些型号车辆的里程数据。而更早的时候,该公司的声誉还因其对质量缺陷进行长达数十年的大规模、系统性的掩盖而遭到重创,这些质量缺陷在2000年之后的几年里浮出了水面。

在另外一起重大案例中,建材和化工企业旭化成工业公司发现在3052项工程中,有360项工程的数据遭到篡改,从而引发外界对建筑打桩件强度的怀疑。

环球时报社评:神钢造假加剧了日本形象的晃动

日本神户制钢所以次充好及窜改质检数据的丑闻持续发酵。日本政府官员在11日的记者会上严厉点名批评了神户制钢所,勒令其“为恢复社会信赖做出最大努力”。

神户制钢所陷入的是近年来全球最大的企业丑闻之一,而且它是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日本”这个品牌在多方竞争下出现摇晃的时候发生的。这一丑闻会被普遍看成非孤立事件,对整个“日本制造”的声誉造成一定冲击,属于“屋漏偏逢连阴雨”的经典情形。

这是一家日本旗舰型企业的造假,不同于新兴市场混沌竞争中的企业造假。对后一种情况全球市场通常有所警惕,新兴市场产品的低价格中就有一部分是那种造假的成本,可以说整个新兴市场都受到了牵连,付出了“平均代价”。

神户制钢所是发达经济体的成熟企业,甚至可以视为日本的“样板企业”之一。从大背景看,它造假是对高端市场的成本和各种竞争压力不堪重负,是支撑不住自己身价的作弊,是整个日本“高处不胜寒”的缩影。这是一种疲态、内出血,立刻能带动人们对日本制造业“原来是这样”的联想。

这起丑闻让人想到,日本作为一个人口和国土都有限、资源也很匮乏的国家,其上世纪后期在全球经济中叱咤风云的时代可能真的过去了。日本人的勤劳、钻研与当时的全球发展格局形成最大限度的契合,实现了夺目的潜力释放,日本的地缘经济能量也因此达到巅峰。

然而“世界第二”本不该属于日本,日本缺少守住那个光环的基础性力量。日本的基础科学研究、引领性创新都不曾比肩美国的高度,它的市场又是大国中最局促的。从大视野看,日本是人类现代化紧紧张张挤进前排的一员,是最努力、也做得最好的“大拨哄”的代表,它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被甩下。

缺少突破力,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又小,工匠精神的严谨认真以及闯市场的诚信就成为日本的看家本领。日本产品从被美欧市场看不起的低档货硬是闯入中高端的消费圈,这个过程重塑了日本在世界上的形象。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造假、窜改、矫情这些东西开始在日本社会渗透,日本从沉下心来做好自己,变成去争取更好的评价和对待,抱怨和浮躁在日本的国家氛围中悄然扩散。

神户制钢所的造假本身可能是孤立的,日产被爆出质检工人不具有质检知识和资格,三菱汽车窜改燃料费用数据,事件本身可能也都是孤立的。但是这些“孤立点”从远处看过去形成了某种逻辑线,与日本政治上的隐瞒、篡改也像是存在维度关联,好似日本的袖口破了,于是被发现领口和衣角也破了,还被怀疑鞋子里的袜子也是破的。

日本依然是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但它作为“神话”早已破灭。“日本”这个品牌开始变得捉襟见肘,组成日本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不断面临危机,它不再是新兴经济体难以挑战的超级工匠。

韩国这些年快速在一些日本曾经占绝对优势的领域追赶上来,中国也在对日竞争中不断取得突破,中国制造业的完整性也已超过日本。面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日本显得有些缺少章法,同时表现出商业之外的情绪和执拗。

比如在与中国高铁的竞争中,日本不是用更高的技术和压缩成本来保持优势,而是用玩政治弥补新干线竞争力的不足,或者宁肯自己赔本,也不让中国赚钱,它在一步步将自己推入恶性循环。

很难说对日本应该学习、欣赏还是同情、怜悯。日本不甘平庸,做了超越自己天赋和能力的事情,但勉为其难的过程也导致了不少畸形,对历史和现实应有的正常接受对它来说常常痛苦不堪。被称为“失落的20年”实为日本想留住短暂辉煌苦撑的20年。日本是超级纠结的国家,这让世界注定用复杂的态度对待它。

神钢造假坑了多少日本武器

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的产品质量造假丑闻愈演愈烈。日本媒体14日称,涉及造假问题的产品增加至13种,被波及的采购方多达500家。在这份长长的受害企业名单中,可以发现三菱重工、川崎重工、斯巴鲁、石川岛播磨重工集团等多家日本军工企业,而它们正是日本自卫队主要装备的生产企业。

陆地:装甲火炮性能缩水

日本新闻网称,神户制钢所为日本汽车、造船、航空航天以及电子等工业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初级产品,包括铁粉、钢铁、铝制品、铜制品乃至生产液晶屏所用的合金材料。对自卫队而言,这次丑闻带来的最头疼问题是“滞后效应”,因为这些有问题的钢材等初级材料被制造为坦克车体、炮管等成品后才列装部队,不可能像模块化零件那样“坏哪拆哪”,只有等装备出了问题后才能查找症结。

就陆上自卫队而言,这些劣质材料最有可能导致装甲兵和炮兵部队实力的严重缩水。以往日本军工产业链往往只在相关企业内部延伸,像三菱重工生产的90式主战坦克、89式步兵战车等自卫队装甲武器,通常只向本集团的三菱制钢、三菱伸铜等公司买原材料。但近年来日本防卫省开拓招标对象,寻找更实惠的原材料供应商,神户制钢所才得以涉猎相关领域。

神户制钢所擅长冶炼合金钢,业内人士称,该企业的炮管内膛镀铬工艺优于三菱制钢同行,同时在生产合金钢装甲方面也有独家的热处理工艺。据介绍,冶金商最常造假的套路是减少镍、铬、钼等昂贵的战略贵金属的配方含量,并在高温精炼方面减少工序,从而降低成本。

但“造假容易识别难”,除非自卫队请专业人士实施“地毯式排查”,否则难以简单判别出到底哪些装备有问题。例如坦克和装甲车的装甲到底是渗碳表面硬化钢装甲还是普通装甲,得靠质谱仪才能仔细甄别。可如果装备了存在问题的装甲,未来实战中一旦战车遭高速弹药击中,装甲即便不被击穿,也是大面积崩裂,失去防护效力。

陆上自卫队在2016年底的玖珠町驻屯地开放活动中,就曾发生96式轮式装甲车车轮断轴事故,该装甲车早前在伊拉克也曾发生疑似车底钢板裂痕问题。而生产该车的日本小松制作所是神户制钢所的长期客户,其中究竟有无关联,随着“造假丑闻”的发酵,未来也要成为陆上自卫队的心病。

海上:潜艇质量存疑

在海上自卫队方面,神户制钢所扮演的角色尤其重要。川崎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等日本军舰建造巨头就大量使用神户制钢所提供的金属制品。

据日本《世界舰船》披露,自卫队舰船用钢特别是潜艇用钢,普遍采用神户制钢所提供的高屈服强度合金钢。尤其是屈服度达550兆帕、690兆帕的低合金高强度钢,都是用神户制钢所掌握的“镍铬钼系淬火+回火热处理”特殊工艺制造的。然而在2006年日本“朝潮”号潜艇与韩国货轮相撞事故中,韩国货轮漏水,而“朝潮”号艇艏出现一个巨大的凹痕。相比此前美国“格林维尔”号核潜艇和日本渔业实习船的相撞事故,日本船只被撞沉,美国潜艇却损失轻微。同样是潜艇与民船相撞,结果却如此迥异,不免让很多人怀疑日本潜艇的结实程度存在缺陷。

至于铜和铜合金材料,海上自卫队使用的神户制钢所产品也十分可观。由于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自卫队舰艇的螺旋桨和动力舱内部管道也大量使用铜和铜合金,其中不少就是用神户制钢所的材料。让日本自卫队担心的是,日本舰艇设计时习惯在结构强度余度方面不做“极端考虑”,如果神户制钢所“凭良心”做精工,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可一旦它偷工减料,直接结果就是舰艇性能不达标。

空中:波及导弹电子系统

神户制钢所的问题产品还波及航空自卫队。据报道,防卫省间接承认神户制钢所的问题铝制品、铜制品已用到飞机、导弹及电子系统上,只是不会“立即影响使用”。

据介绍,神户制钢所为日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及导弹提供机身铝材框架、导弹机件等,如果质量有瑕疵,这些高价值武器的妥善率无疑会大大下降。目前,外界最关心航空自卫队武器的可靠性。就在10月5日,自卫队一架F-15战斗机携带的99式空空导弹居然在飞行中丢失了弹翼,而这样在空中“掉零件”的事情已发生多次了。

专家评估,相比铝制品,航空自卫队恐怕更担忧神户制钢所提供的铜制品有问题,因为在飞机、直升机、导弹和卫星上,不仅微电子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设备要用铜,许多关键性的部件也要用到铜和铜合金。例如含锡量少于11%的青铜是飞机管路接头的“主打物料”,而锰青铜以强度非常高、坚韧、耐腐蚀著称,是飞机起落架和支架的“当家材料”。

另外,航空自卫队的导弹发动机燃烧室和推力室内衬也基本用铜合金来制作,如果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轻则武器失灵,重则机毁人亡。(田聿)

本文链接:http://www.gdjsdr.com/html/global/info_20742.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

看完这篇文章心情如何

头条

美国正在用“脸书”反抽自己的脸

美国正在用“脸书”反抽自己的脸
脸书道歉的,以及被美国政府和欧美媒体不断声讨的“假新闻”“社交媒体操控”,一直以来就是美国[详细]

文章排行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