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的政治立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登上讲台的绝对前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立身的基点,而立德树人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立身的根本。作为党领导下的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不断宣传,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这个主阵地是理论内化的关节点,是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中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建立起独一无二的求索与解答相统一的现实大讲堂。站稳了这一现实大讲堂,学生们就可以从理论高度向现实深度、从理论灌输向灵魂内省迈进;教师们就可以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结合起来,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立场鲜明、坚定自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科学,具备客观的依据,经得起理性的怀疑,扛得住实践的检验,是以完备体系呈现出来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是允许其登上讲台的绝对前提。有些教师,因害怕学生提“尖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而在课堂上回避提问。其根本问题在于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本质,缺乏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缺乏宏大的历史视野,因此也不可能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来看待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只有在理论和学术上自信,价值立场的偏移问题才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大家,无论在学术和教学研究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对理论问题的探讨中,还是在社会问题的看法上,都会流露出对马克思主义无法掩饰的笃信和热爱,那种坚定信念已经根植在他们心里,融化在血液里,是人生的终极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国家社会发展问题,既是他们的学术追求,也是永恒的生命样态。
本文链接:http://www.gdjsdr.com/html/societies/info_19249.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