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俄罗斯利用“锐实力”影响西方舆论

来源:参考消息 时间:2017-11-24
0 俄罗斯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timg (2).jpg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1116日文章】题:锐实力的含义——威权国家如何投射影响力(作者克里斯托弗?沃克杰茜卡?路德维希)

按照约瑟夫?奈的定义,一国的硬实力建立在胁迫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军事实力或经济实力的运用;软实力则基于吸引力,源于一国文化、政治理念和政策的正面感染力。

随着冷战时代渐行渐远,民主国家的分析人士、记者和决策者开始从软实力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和俄罗斯等威权国家的影响力工程。然而,这两国的一些技巧,尽管不是公然胁迫意义上的那种“硬”,但也不是真的“软”。

在过去十年里,俄罗斯政府加速了其在公众舆论领域所采取的努力。克里姆林宫成立了“今日俄罗斯”全球电视网,强化操纵互联网内容的能力,增加对政府附属的政策研究机构的支持,并在线上和线下设下一张扩大影响力的罗网,意在使国际上的观点变得有利于自己。俄罗斯的统治者想要传播这样一种思想,即他们的统治政权是国际社会正常的一员,其行为与宣言与民主国家的行为与宣言一样正当有效。

俄罗斯政体研究专家利利娅?舍夫佐娃在美国《民主杂志》上撰文指出:“对于克里姆林宫来说,思想只是手段。如果某个行动被认为是必要的,就会找到思想来证明其合理性。”

一开始,许多观察人士对俄罗斯和中国建立更为现代和精致的国际影响力正具的努力不以为然。2010年,一名分析人士评价俄罗斯当时的野心时曾说,“建立像‘今日俄罗斯’那种锋芒毕露的宣传机构的必要性不大可能存在”,尤其是考虑到“在苏联崩溃后,已经没有意识形态需要宣传了”。

然而,今天的现实已有所不同——世界上的民主国家需要认识到这一事实。

怀疑论者对威权主义影响,力的不屑导致了危险的自满,使威权主义者通过反复试验优化他们现有的努力,并形成强大得多的影响力技巧。利用明显的不对称性一直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一个极度全球化的时代,俄罗斯和中国在国内竖起壁垒阻挡外来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同时在国外把目标对准民主制度的开放性。

对俄罗斯官员来说,他们意识到可以通过让民主制度显得不那么有吸引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俄罗斯对民主国家的声誉以及民主制度的关键理念进行了毫不留情和全方位的攻击。

观察家们不应把莫斯科和北京的努力理解为“软实力”,将其称为“锐实力”更为恰当。

就对目标国政治和信息环境的刺入、渗透或穿透而言,威权主义的影响力工程是“锋利的”。这种锐实力技巧应该被视为它们匕首的刀尖。

同样,锐实力让威权主义者能够离间社会,挑拨和加剧现有的分歧。俄罗斯一直尤其擅长于利用民主国家内部的不和,例如在中欧和东欧国家宣扬意在破坏对欧盟和北约的支持的观点。与硬实力的粗暴影响不同的是,锐实力带有某种隐蔽性。威权主义的锐实力工程利用了民主制度的开放性政治和信息环境,一般难以被发现,这意味它们可以得益于一段滞后期,之后被当作目标的民主国家才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本文链接:http://www.gdjsdr.com/html/global/info_21422.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

看完这篇文章心情如何

头条

警惕错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消解

警惕错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核心话语的消解
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否定中国革命史,进而质疑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详细]

文章排行

评论排行